便血
[ 概述 | 历史沿革 | 病因病理 | 症状 | 诊断 ]
凡血液从肛门排出,不分便前便后,或粪便带血,或单纯下血,不论血色鲜红、暗红或柏油样,统称为便血,又称后血、下血、圊血。正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便血证治》中说:“病者,大便下血,或清或浊,或鲜或黑,或在便前,或在便后,或与泄物并下,……亦妄行之类,故曰便血。”一般来说,便血较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;便血而伴有呕血者,提示上消化道出血。上消化道排出的血,多是暗红色或呈柏油样黑便;而下消化道排出的血,多是鲜红色,但两者均可有例外。
【历史沿革】
本病首见于《素问·阴阳别论篇》中说:“结阴者,便血一升,再结二升 ,三结三升。”《灵枢·百病始生篇》又说:“卒然多食饮则肠满,起居不节,用力过度,则络脉伤。……阴络伤则血内溢,血内溢则后血。”最早阐述了便血的病因病机。汉代张仲景将便血分为“远血”、“近血”,治以黄土汤和赤小豆当归散,奠定了对便血进行辨证论治的基础。朱震亨在《丹溪心法·肠风脏毒》中还锐:“人惟坐卧风湿,醉饱房劳,生冷停寒,酒面积热,以致荣血失道,渗入大肠,此肠风脏毒之所由作也。挟热下血,清而色鲜,腹中有痛;挟冷下血,浊以色暗,腹中略痛。清则为肠风,浊则为脏毒。……治法大要,先当解散肠胃风邪,热则用败毒散,冷者用不换金正气散,加川芎、当归,后随其冷热而治之。”以后,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,都有继承和发展,并根据病因和病理的不同,分为结阴便血、肠风、脏毒、风痢下血、肠痔便血等证治疗。
下一篇:便血的病因病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