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肛肠痔瘘的历史沿革[唐]
[ 夏商、西周、春秋、战国、汉、晋、南北朝、隋、唐、宋、金元、明、清 ]
[ 接上页 ]唐代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,医学也迅速发展,对痔瘘病的认识更加深入。如孙思邈(公元581-682年)著《千金方》,集前人医学之大成,首载了使用鲤鱼肠、鳗鲡鱼、猪悬蹄甲、廑虫、刺猬皮等动物药物治痔的疗法,并介绍了通过对鼻、面、舌、唇出现粟疮斑点的观察,以诊断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经验。本书中列出治肠痔、鼠瘘的药品共有54种;同时,在七痔的基础上,又增加“燥湿痔”和“外痔”,并提出熨痔、灸痔、灸脱肛等治疗方法[图1-4]。公元752年,王焘著的《外台秘要》,在整理保存古医籍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他转引许仁则论痔说:“此病有内痔,有外痔。内但便即有血,外有异。外痔下部有孔,每出血从孔中出。”这是最早按部位将痔分为内外两痔论治的记述。同时,该书还丰富了治痔瘘疾病运用动物脏器的治疗方法,如用鲤鱼汤、羊脊髓治痔,用猪肝散治脱肛等,还记载了竹筒盐水灌肠术。[ 下一页:宋、金元 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