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肛肠痔瘘的历史沿革[宋、金元]
[ 夏商、西周、春秋、战国、汉、晋、南北朝、隋、唐、宋、金元、明、清 ]
[ 接上页 ]宋代,由于经济的发展,印刷术得到改进,造纸业逐渐发达,有力地促进了医学的著述和传播,使医学事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。政府设立了“太医局”,注重医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。医学的分科,也由唐代的四科发展至九科,使痔瘘学科亦有了相当的进步。在外科方面,还从病理上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,进行辨证论治。如《太平圣惠方·治痔肛边生鼠乳诸方》(公元982-992年)中有许多新的创造。它提出了“内消”和“托里”的方法,最早使用枯痔钉疗法:将砒霜溶于黄蜡中,捻为条子,纳于痔瘘疮窍之中;并载有“右用蜘蛛丝,缠系痔鼠乳头,不觉自落”的结扎疗法。同时,还将痔与痔瘘分列两章论述。在《太平圣惠方·治痔瘘诸方》中又指出:“夫痔瘘者,由诸痔毒气,结聚肛边,有疮或作鼠乳,或生结核,穿穴之后,疮口不合,时有脓血,肠头肿痛,经久不瘥,故名痔瘘也。”从而对肛瘘作了明确的描述。另外,在该书中还总结了治疗痔瘘的一些有效方剂,如槐角丸等,丰富了内治用药的方法。南宋魏岘著《魏氏家藏方》(公元1220年)中,进一步详载了使用枯痔法的具体方法和过程。明代《普济方》(公元1406年)中,记载有这样的故事:宋朝痔科专家临安曹五为宋高宗治痔,用取痔千金方治愈了痔疾,取得宋高宗的赏识,官至观察使。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推测,宋代已有治痔瘘的专家和专科了。
金元时期(公元1127-1168年),我国医学无论在临床实践和理论上都有了一定突破。当时的学术争鸣和四大家(刘完素、张从正、李东垣、朱震亨)的崛起,其对医学独特的主张,对推进祖国医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。刘完素在《宣明论方·痔瘘总论》中强调“五脏切宜保养,勿令受邪”,在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痔漏论》中论述了治痔之法“当泻三焦火热”。张从正在《金匮十全·泄法后论》中说:“若无湿终不成疾”。在《儒门事亲·痔瘘肿痛》中说:“治湿法而治之”。强调了湿在肛肠病中的重要性。李东垣在《兰室秘藏·痔漏门》中说:“其疾甚者,当以苦寒泻火,以辛温和血润燥,疏风止痛是其治也。”朱丹溪学术上强调阳有余阴不足,对下血、肠风、脏毒、痔疮、瘘疮、脱肛等肛肠病都有专门的论述。《丹溪心法·卷二·痔疮》中提出了“疗疮专以凉血为主,”“痔漏,凉大肠,宽大肠”,“脱肛属 气热、气虚、血虚、血热”等主张,他们都主张以“清热祛毒、凉血散瘀”来治疗痔瘘疾病。如《丹溪心法》中,对痔、瘘、脱肛,肛门痈疽等痔瘘疾病,从病因、病机、辨证论治等方面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。他在《痔疮篇》辨七痔的基础上提出:“治法总要,大抵以解热调血顺气先之。盖热则血伤,血伤则经滞,经滞则气不运行,气与血俱滞,乘虚而坠入大肠,此其所以为痔也。诸痔久不愈,必至穿穴为漏矣。”精要地阐述了痔和瘘的病因、病机及辨证施治,丰富了痔瘘专科的内治法则。[ 下一页:明代 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