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肛肠痔瘘的历史沿革[清]
[ 夏商、西周、春秋、战国、汉、晋、南北朝、隋、唐、宋、金元、明、清 ]
[ 接上页 ]清代,在整理古代医著和注重实践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,痔瘘学科这时也有了不少新的进展。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践上,对痔瘘疾病的病因、病机和辨证施治有了系统的论述。其中以祁坤的《外科大成》(公元1665年)成绩最为突出。他对肛门痈疽、痔、瘘、肛裂、肛门直肠癌等都有较详细的阐述。如《下部后》中说:“悬痈,生于会阴穴,在阴囊之后,谷道之前。初生如松子,次大如莲子,数日始发红热,肿大如桃李。……上马痈,生于臀近肛门之右。下马痈,生于臀近肛门之左。”具体地描述了当今所称的肛门前间隙脓肿、坐骨直肠窝脓肿的部位和证候。他还将痔分为二十四种,其中对肛门直肠癌、肛裂等作了生动的描述。如:“锁肛痔,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,形如海蜇,里急后重,便粪细而带匾,时流臭水,此无治法。……钩肠痔,肛门内外有痔,摺缝破烂,便如羊粪,粪后出血,秽臭大痛者,服养生丹,外用熏洗,每夜塞龙麝丸一丸于谷道内,一月收功。”对其预后和治法,也作了科学的论述。《古今图书集成·医部全录》(公元1723年)中,对痔瘘疾病立有专册,系统地整理了历代医家有关论述。所集治痔瘘病方法,有内治、枯痔 [图1-6]、结扎、熏洗[图1-2]、熨贴[图1-5]、敷药、针灸[图1-3、4]、挂线、导引等[图1-1]十余种,收载内服方达559个。吴谦等在《医宗金鉴》(公元1742年)中,对便血、泄泻、肛门痈疽和痔疮等肛肠疾病,从病因、病机和辨证施治上进行了系统的讨论,并绘图说明,其中对二十四痔更是作了形象的描绘 [图2]。高秉均著的《疡科心得集》(公元1809年),是一部影响较大的外科专著,对痔瘘的专篇论述较详。其中载有辨脱肛痔漏论、辨肛门痈脏头毒偷粪鼠论、辨臀痈骑马痈论等篇。在肛门疾病的病因、病机和辨证施治上,突出了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,他特别重视辨证。高文晋在《外科图说》(公元1834年)中,绘载了历代使用的痔瘘诊治器械,其中有弯刀、钩刀、柳叶刀、笔刀、尖头剪、小烙铁、探肛筒、过肛针等。不少器械设计独特,精巧实用,一直沿用至今。赵谦的《医门补要》(公元1883年)中,对肛瘘挂线、异物入肛和先天无肛症的手术方法等有进一步的改进,反映出痔痿学科在清代的新进展。
从以上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,祖国医学对肛肠病学的贡献是巨大的,在认识痔瘘疾病方面,有着丰富的科学理论和宝贵的临 床经验,是我国医药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其中关于痔的记载,比希腊的医圣希波克拉底(Hippocrates,公元前460-377年)提出的早一千多年。祖国医学所创立的痔瘘学理论和经验,对世界肛肠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。■[ 全文完 ] |